墓碑雕刻
从古至今,人们对墓碑刻字都大有讲究。除了写明墓主人的生卒年月、下葬之日、孝子贤孙的姓名外,碑文文字的大小方向、结构、内容等,都大有寓意。
一座看似简单的墓碑,其背后的制作加工技术和工艺都是不可忽视的,光是刻碑文,就需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凿砌、打磨、抛光。
但你知道,刻碑从何时起源,又有哪些讲究和工序呢?
刻碑起源
在地面立石作为永久性纪念物或标记者,多称为碑;其上镌刻文字者,称为刻碑。
刻碑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最早的刻碑可追溯为战国时代的秦石鼓及中山国监囿守丘刻石等。
墓碑刻字,是将墓志刻在石碑上,置于墓前,专为记述逝者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和事迹的石刻。它起源于秦、西汉,经东汉与魏晋,成熟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初期既无固定的形制,也无一致的称谓,到成熟期后才形成统一的格式。
刻碑讲究
石材:选石是建碑第一步,是刻碑能否长存的重要保证。所用石材讲究纯、耐久、防腐蚀防风化无裂痕,在室外放置是否足够稳定。永祥和纪念公园通常采用印度黑、印度红、英国棕、汉白玉等花岗岩石材,这些石材外表稳定,密度相近且颜色纯净,非常适合做墓碑。
字体:碑文多以正体书书就,如篆、隶、楷。其中一个缘由是不同时代的官方通行字体不同,除庄严正式、端正大方之外,也较便于识读。
文字大小及方向:稍大一点的字以10-10.5公分为宜,小一点的字则在3-4公分之间。这种大小不仅与碑身整体比例协调,而且按照风水说有祥瑞之意。文字的方向需要从上到下、从右向左,按照长幼男女的排序。
刻碑工序
传统的刻碑是用沿袭数千年的用锤子和凿子的组合,徒手打出来。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效率的提高,主流的打碑文是用「喷砂刻字法」。
永祥和纪念公园采用的是「喷砂刻字法」
1. 电脑排版。碑文信息收集后,电脑进行排版核对。下一步激光切割机,可在贴纸上切出字的轮廓。采用电脑排版大大缩短了时间,更精准高效。
2. 石碑贴字。把贴纸贴到石碑表面。因为需要用到喷砂工艺,把图文做成凹陷,即阴刻,所以需要用工具把贴纸上的字进行调整。
3. 喷砂处理。喷砂法,即靠砂子本身的硬度,高速打到裸露的石碑表面,相当于超加速的模拟了自然界的“风化”。把表面有贴纸保护层的石碑送进喷砂室,师傅在喷砂室外使用手套操作喷砂。这个工艺可以让刻字深度达标,线条流畅,更耐岁月风化。
4. 工具调整。需要师傅用电动工具或是手刻,如对文字的边锋和深浅做一些小调整,让整体更美观。
5. 描金/贴金箔。喷好以后清扫表面,塑胶纸还不能揭掉,先给字涂上一层金色底漆。有些人家还会给碑文贴上金箔,象征整个家族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
6. 最终成品。撕掉保护的塑胶层,碑文泾渭分明。将安装完成的墓碑各接缝处擦拭干净,并检查其稳固程度。必要时需对各缝隙处进行打磨,保证其美观度。再贴上已故亲人瓷相,用碑套罩起来,择吉日下葬。
一方墓碑就是一个故事
没有刻字的碑不过是一块石头
一旦雕琢上了姓名、生平
这块石头便有了归属,有了生命力
园区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新九路
服务咨询:13352677552
开发运营:惠州市惠阳区永祥和墓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