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祥和内的一切都自带情感哲思色彩,
如墓碑和祭祀,承载庄重情怀;
建筑和造景,凝结万千巧思;
草木和飞鸟,衔接天地自然。
本期
我们将探寻永祥和花木背后的匠心与故事
精心打理的园林与绿植,为园区增添一份诗意
园区内植物品类繁多,处处散发着蓬勃生机。为了让园艺处于最佳观赏状态,园艺团队会根据植物的生长形态和生长周期选择适当的修剪时间。一般来说,树木和灌木在冬季休眠期进行修剪,而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在春季和秋季修剪。工人会定期按照落叶乔木、绿篱、藤本植物、春花植物、夏秋、冬开花植物等类别进行分类修剪。
其次,根据不同的植物形态和生长方向进行针对性修剪。修剪的目的是消除过密的枝叶,保持植物形态和美观度。
修剪基本完成后,对整个树体进行认真复查,并从整体环境出发,检查树木间的相互影响,以让园区内的植物达到和谐共生、利于观赏的状态。
花木独特的造型,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园林
园艺的灵感主要来自中国传统园林、国画、古诗词等中国文化精粹。中国园林的特点是源于自然,但高于自然,以自然、含蓄、淡泊、守拙为美,以园林寄托情感。像园区内门口罗汉松的造型设计就是参考了水墨画的混点画法,笔笔相融,温而有型,让植物灵动而不死板。而墓区高大的树是松柏类植物,创造了一个肃穆、庄重的场合。松柏的枝条跃跃直冲云霄,每每经过此处,心中自然生发出对逝者、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除了花木以外,园区内的一些景观也会使用诗词命名,如“思源泉”“放生台”“紫荆园”等,让人如同在诗赋书画中漫步。
精筑园艺布局,打造景物相映成趣、和谐一体
园艺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相似,那就是入目成画,园林是由一组组不同景观组成的,这些景观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呼应,形成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园内的各色花材皆是千挑万选,种类繁多,在不同的空间里呈现不同的态势,单生、簇生、聚生...通过层叠呼应,色彩丰富、高低有序的自然空间,以及秩序间的美感油然而生。
此外,植物所表达的含义十分丰富,用盛开的鲜花和绿植环绕墓区,也能够表达对先人的敬畏和追思。
草木有情,万物有灵
古语有曰“草木有本心”,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草木本也有情。在很多古典园林中,植物都是最常用的景观元素,像梅、兰、竹、菊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品格和浓厚的象征意义。
同时,植物顺应春夏秋冬四时而变,也观照着人一生的发展变化,将花木园艺融入设计,也让园区更富有生命的灵动之态。
当清风飒起,姹紫嫣红间,自然万物皆有一股静美诗意。
风扑面而来,阳光穿过树木、草植、水波,将景物变得温暖澄澈,那份温暖而至的柔情和熨帖身心的治愈,就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力量,也是永祥和,希望在不断升级的生命服务中呈现的独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