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幢幢,倦鸟归巢,
生态人文,艺术共生。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凝聚了永祥和人的心血。
一如既往的辛勤劳动,
静等生命的馈赠。
这里的每一帧画面,
都仿佛一幅流光溢彩的山水画。
而此刻,盛夏的风正好,
想要寻找诗和远方吗?
不妨来永祥和体验
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煦风浅浅。
来墓园打卡,一起深度出圈
“船在海上,马在山中”而莫奈在永祥和。
一曲曲绣球花香颂在粼粼光亮中轻舞。
无论我们在哪里漫游,
都会被园区内的秀美景致所包围。
站在永祥和的高地,城市近在咫尺,却不互相干扰。
田庄阡陌,鸡鸣狗吠,湖泊交织如带,
唯有此地静谧优雅。
油画花园中的绿色人文
与其说是造墓园,
不如说是造一座花园式的人文纪念公园更能振奋人心。
永祥和不惜投入大量物力、人力、时间,
为大湾区百姓打造一座集祭祀、纪念、观光为一体的花园。
没人会拒绝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无论是活着还是曾经活着的人们,
“看~我的房子、我的庭院!”
“我父母的新家,像一座人生后花园”
大家总会自豪地展示属于自己的栖息地。
在情感的传递上,殡葬服务者只是媒介,
通过景观优化、人文赋能的链接方式,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当一处简单的建筑体,
逐渐变成一个承载情感温度的园林景观时,
你感受到的则是对生活、
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
由此观之,墓园造景承载着丰富的精神诉求。
一草一木,一花一境,
既是逝者的往生之境,牵系万千家庭的念想,
亦是生者的治愈之所,联结芸芸众生的启悟。
与其惜别,不如惜聚
漫漫岁月,而我们也终究会在一起
当我们怀疑离别,怀疑世界,不如来墓园走一走。
那里自有答案,风也温柔,月也可爱。
结束语
玛丽•伊丽莎白•弗莱——
请不要站在我的墓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我并没有睡去
我是激扬起的风,千丝万缕
我是雪地里的钻石,熠熠生辉
我是温暖的阳光,亲近着稻谷
我是秋季里的细雨,轻轻柔柔
当你清醒于早晨的安宁
在鸟儿幽静的盘旋种
我有时释放温柔的朗朗群星
请不要在我的墓前悲泣
我不在那里,我并没有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