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本质是遗忘,所以有了清明。
科学杂志《自然》有一篇文章,讲述科学家们发现:“遗忘,是大脑的预设功能。”
意思是说,遗忘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可人的一生,“我们之所以是我们,是因为我们的记忆。”
为了记住,中国人有了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还有就是冬至、大寒、寒衣节、下元节……
每一个祭祖的节日,都是为了不遗忘。
在清明表达思念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人间四月,梨花风起,今天的主旋律,是相聚,也是别离;是哀思,也是安慰。
清明,承载了无数思念和悲欢;而扫墓,既是对先人的礼敬,更是对自己心灵的安抚。
曾看过一句话:人这一辈子啊,只有站在了先人墓前,才真正想得明白自己的根在哪里。
我们行走在这人世间,就像风筝飘荡在空中,根,就是那条牵引着我们的线,给予我们前行的底气,和疲惫时的依靠。
我们讲究“落叶归根”,无论你去了多远的远方,根在哪,魂就在哪。
扫墓,是我们对于先人的祭奠和思念,也是我们心灵的寄托、情感的释放。
清明,就是一个能轻易拉扯出无数回忆的日子。它让你记起你的来处,记起你的先辈,记起那些早已被时间抹去痕迹的过往和思绪。
在清明学会告别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对于死亡总是讳莫如深。
而清明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它给了我们一个直面死亡、学习告别的机会。
生老病死,自然轮回,不曾偏袒任何人。我们无法左右生死,但总该坦然面对离别。
从我们出生开始,生命就已定下了“分离”的基调——出生时与母体的分离,步入婚姻时与原生家庭的分离,渐入中老年时与蓬勃生命力的分离……
我们,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分离中成长,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告别中成熟。
每一次分离,都意味着人生翻过新的一页。你总要学会告别,才能过好这一生。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经历过生离死别,才更懂得爱与珍惜。
告别不意味着遗忘,而是学会坦然接受遗憾,走向人生的新一段旅程。
所以清明时节里,在扫墓之余,更多的是亲朋之间的寒暄,长辈们谈论家长里短,孩童们嬉笑玩闹……生死悲欢的交织,从未有一刻如此时这般协调。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好好活着,就是对死者最好的告慰。 清明,就是让我们学会以爱告别,以爱相处。
在清明自我疗愈
于丹曾说:“清明节时分,往往是洗心之时。”
在儒家文化浸染之下,我们习惯了“克己复礼”,提倡“喜怒不形于色”,这固然算不上错,却也切断了我们倾诉的欲望和途径。
那些平日里无法倾诉的悲哀,唯有借着清明哀思的契机,才得以一股脑地倾泻出来,再不必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也没人再劝你隐忍,何其难得。
就像在外人眼中一向豁达、坦荡的季羡林先生,却也在90岁高龄回乡扫墓时,扑通一下跪倒在父母坟前,不住磕头。
在清明工作、生活的疲惫与压力,都且暂抛一边,此刻,你只需成为你自己。清空心灵的垃圾,见柳暗花明。
清明,就是中国人的一场自我疗愈。
喜欢古人称清明节为“踏青节”。百花盛放,万紫千红的春天,趁着天气明朗,阳光温煦,去扫墓祭祀时,不妨在郊外赏花看景,放松心情。
他日再相逢,天地皆清明。愿我们都能保持“清如水,明如镜”的简单透彻,过好当下的每一个日子。